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园+ 查看更多
3.8-5.5元/㎡/天+ 查看更多
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虹口区溧阳路735号,地处SMV音乐谷核心位置,是上海音乐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项目之一。园区前身哈尔滨大楼建立于1929年,解放后由政府修整为新人习艺场,后成为上海辛克实验机厂,直至半岛湾项目运作。园区以红色砖墙为标志性元素,拥有独具特色的三面水系景观。5幢庭院式办公楼,拥有独具特色的商业内街,独具创意的装置艺术和景观设计,半岛湾被旅游时报评为上海新十景之一。
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名称的来源也是因其三面环水形似半岛,距离网红景点1933老场坊步行仅500米。在同一片老石库门街区中,半岛湾有一种别样的柔美与悠闲。作为音乐谷的核心项目之一,半岛湾在改造时,将典型的美式建筑风格保留了下来,几十年的文化积淀与无处不在的音乐元素融为一体。斑驳的楼梯扶手与修旧如旧的大楼牌匾道尽世事变迁。墙体上收集雨水的管道则别具创意地构成一个个音符,红墙前的巨型里拉琴雕塑在游客走过时会奏响优美的乐章,空中花园可以俯瞰到屋顶上的一节乐谱……音乐是流动的建筑,建筑又是凝固的音乐,二者的结合恰到好处,让身处闹市中的人们能在此寻到一份平静与从容。
园区历史简介
1929年美商建成哈尔滨大楼,原为汇芳锯木公司,厂区总占地12亩。
1939年二万多犹太难民居住在此附近,有“上海隔都”(犹太人区)之称。
1949年大量流亡地主、溃兵涌入成为远近驰名的“游民窟”,解放后,人民政府多次关心了解。
1951年对居住人员进行清理,并对大楼进行修缮,新建上海市新人习艺场。
1957年更名为上海新力机械制造厂,第二年移交给市机电工业局。
2007年上海辛克试验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。
2013年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竣工。
2011年,上海半岛湾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,经历2年时间通过对老建筑、老厂房的创意改造和再利用,不仅延长并扩展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功能范围,更提升了老厂房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,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具有积极意义。园区于2013年4月正式对外开园,园区内有一批极具特色的创业创新文化企业,包括半层书店等,并运用产业集聚优势,吸引了哲品、斯芬克、巨昂、意妍堂、齐思设计等优秀企业签约入驻,集聚了多个国家的设计公司。园区与音乐谷地块的开发及北外滩科技创新产业的建设形成互动,使之成为商业、文化、旅游、科技为一体的多媒体示范基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