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邑space河+ 查看更多
2.5-3.5元/㎡/天+ 查看更多
创邑space河建筑面积:23000平方米( 商业18400平米 ,办公4600平米),空间宽阔,外立面以原来立面风格为基础,铺贴古朴的暗红色、灰黑色黏土面砖,结合原有的钢质门窗,突出其大工业时代的工业化气息。楼层均为1-3层,其中独栋办公楼,空间大,层高较高,可设计为LOFT上下两层空间。
创邑space河历史介绍:老厂房位于万航渡路2170号,紧邻苏州河,原是上世纪30年代日本丰田棉纱厂仓库,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棉五厂棉花仓库,当时本人在上棉五厂供销科成品仓库工作。上棉五厂主要生产针织纱,从织手套的低档6支纱到织高档汗衫的120支纱均有,生产的针织纱不仅供应全市针织厂,还远销东南亚。当时的棉花仓库为两层楼,墙是用红砖砌成,屋顶也是红瓦,特别是二楼的桁架又粗又大,地板也是十几公分厚的木板,非常结实,一百公斤一包的棉花包堆上去,桁架纹丝不动。为了防火,仓库门全部是用角铁和铁板做的,每天开关门并不轻松。由于那时没有升降机,棉花包用简易吊车吊上去,再由工人用老虎车推进库里堆放,而卸棉花包时则用老虎车把棉花包推到外楼梯滑下去。1997年上棉五厂因产业调整而整体停业,纺纱车间成为大家源新城,原棉仓库则由弘基公司改造为创意园区,命名为“创邑河”,寓意苏州河的水是创意之源。改建工程对原建筑的功能做了极大的调整,预留了大量的公共空间并对租房的客户做了严格的筛选,使得这里建筑风格内外一致又各具特色,在力求创造出艺术化空间的同时,也保证了实用性。改造中那些厚实的外墙、三角桁架、外扶梯都保留了下来,使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,并设置了大量室内、半室内和外部公共空间。屋顶表面上看是原样,其实是经过了改造,做了隔热、防水处理,然后把以前老的瓦片再放上去。这里占地面积跟原来一样,只不过在某些地方增加了一些公共空间,尤其是在靠近苏州河边上的屋顶设置了一个露天平台,放置了一些桌椅,让园区的员工工作之余,在这个露天茶座里喝喝茶、交流创意、寻找灵感。虽然平台面积不大,但当阳光映照下来的时候,整个平台都是暖融融的,非常温馨。
创邑space河把凝聚着特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老厂房,变成吸引创意人才、激发创意灵感、集聚创意产业的新载体,不仅保护了老工业建筑、保留了城市发展的历史风貌,还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。作为上棉五厂的一个老员工,看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工厂能有这样华丽的转变,怎么能不欣慰,怎么能不留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