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空间香港路项目介绍+ 查看更多
百空间香港路项目介绍
+ 查看更多
发布日期:2021-08-24
在上海的众多中心城区小马路中,香港路是极为低调的,甚至可以说是不大为人熟知。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,全长仅310米,宽度最窄处9.1米,最宽处也不过10米。窄窄的的马路似乎一伸手就可以够到对面。因为这条路至今不通公交车,便没有了繁华的喧嚣。
香港路位于黄浦区东北部,东虎丘路,西至江西中路。19世纪50年代修筑了虎丘路至四川中路段,名诺门路(Gnaomen Road),清同治元年(1862年)其更名为香港路。约在清光绪二年(1876年)又向东、西两端延筑。香港路地处外滩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内,坐落在道路两旁的诸多优秀历史建筑,就像是海岸线边的一排排连体别墅。
01
采撷不尽的采撷不尽的旧日繁花
上海人都知道香港路老房子多,但不太为人所知的是,那些老房子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故事更能打动人。
1949年以前,香港路东段排列整齐的大楼内,多为公司写字间和教会办事机构,有中华圣经会、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等;道路西段多为仓库堆栈,有瑞丰泰堆栈、英商茂泰洋行堆栈和亚洲仓库等。
在香港路上漫步的人也许不会想到100多年前,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也是诞生在这条路上。1990年,亚细亚影戏公司就在香港路1号创建落成,创始人是美籍俄裔商人本杰明·布拉斯基(Benjamin Brasky)。
在香港路江西中路路口曾经坐落着上海第一座自来水塔。1883年,英商在上海开办了上海第一家自来水厂,将自来水送往苏州河南岸的租界地区。这座自来水水塔在建成后整整使用了73年,于1954年被拆去。现在香港路已不复其雄伟的身姿,但它在上海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。
随着上海产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,香港路上的仓库、堆栈一个个地消失了,路上紧闭着的门面一扇一扇地被打开,楼面上随之高高悬起了招牌
香港路大概真是与热闹无缘,但是也正缘于此,印刻在这条路上的城市记忆也更接近原生态,路上隐藏着的上海传奇也在不经意间染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。
02
邂逅昔日的古典雅致
香港路117号始建于1920年,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,外观采用古典主义风格,内部则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多层车库设计,采用升降机提升来实现楼上停车。
项目占地面积2138平方米,建筑面积为10005.5平方米,古朴庄重颇具欧美风格,是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,保护类别为三类。
项目外立面是欧洲古典建筑风格,米白色的大楼外观简约明快,线条处理以横线条为主。沿香港路的这一立面装饰比较讲究,底层及屋顶有较深的束腰线,二至三层贯通装饰立柱,局部窗台之间有山花装饰,优雅别致。
03
新中存旧的跨时空交谈
对这座建筑进行改造,是一个重新认识和发掘的过程,也是一个跨时空重新创造的过程。
从历史图纸得知,本项目在近百年的历史洪流里经历了多次加建,由最初的三层加建至六层,因此四层至六层与整体风格略显不协调。因而,百联资控经过深思熟虑,最终决定对大楼外立面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历史风貌的修缮恢复上。
外墙恢复水刷石表面,加建楼层部分涂以灰色涂料,并按历史图纸仿制铝仿钢窗,对外墙装饰性的柱帽、窗台、山花进行仔细修缮,维持简洁庄重却又不失细节韵味的风格。另外,首层朝着香港路一侧以大面幅的玻璃窗打造明亮通透的大堂门厅,以提升办公室空间的形象和品质感。
室内装修方面通过尽可能少的操作,来传达老建筑本身带给场所的静谧感和一种简约的美学。
“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”是上海城市的珍贵遗产。
采撷不尽的采撷不尽的旧日繁花
上海人都知道香港路老房子多,但不太为人所知的是,那些老房子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故事更能打动人。
1949年以前,香港路东段排列整齐的大楼内,多为公司写字间和教会办事机构,有中华圣经会、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等;道路西段多为仓库堆栈,有瑞丰泰堆栈、英商茂泰洋行堆栈和亚洲仓库等。
在香港路上漫步的人也许不会想到100多年前,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也是诞生在这条路上。1990年,亚细亚影戏公司就在香港路1号创建落成,创始人是美籍俄裔商人本杰明·布拉斯基(Benjamin Brasky)。
在香港路江西中路路口曾经坐落着上海第一座自来水塔。1883年,英商在上海开办了上海第一家自来水厂,将自来水送往苏州河南岸的租界地区。这座自来水水塔在建成后整整使用了73年,于1954年被拆去。现在香港路已不复其雄伟的身姿,但它在上海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。
随着上海产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,香港路上的仓库、堆栈一个个地消失了,路上紧闭着的门面一扇一扇地被打开,楼面上随之高高悬起了招牌
香港路大概真是与热闹无缘,但是也正缘于此,印刻在这条路上的城市记忆也更接近原生态,路上隐藏着的上海传奇也在不经意间染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。
02
邂逅昔日的古典雅致
香港路117号始建于1920年,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,外观采用古典主义风格,内部则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多层车库设计,采用升降机提升来实现楼上停车。
项目占地面积2138平方米,建筑面积为10005.5平方米,古朴庄重颇具欧美风格,是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,保护类别为三类。
项目外立面是欧洲古典建筑风格,米白色的大楼外观简约明快,线条处理以横线条为主。沿香港路的这一立面装饰比较讲究,底层及屋顶有较深的束腰线,二至三层贯通装饰立柱,局部窗台之间有山花装饰,优雅别致。
03
新中存旧的跨时空交谈
对这座建筑进行改造,是一个重新认识和发掘的过程,也是一个跨时空重新创造的过程。
从历史图纸得知,本项目在近百年的历史洪流里经历了多次加建,由最初的三层加建至六层,因此四层至六层与整体风格略显不协调。因而,百联资控经过深思熟虑,最终决定对大楼外立面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历史风貌的修缮恢复上。
外墙恢复水刷石表面,加建楼层部分涂以灰色涂料,并按历史图纸仿制铝仿钢窗,对外墙装饰性的柱帽、窗台、山花进行仔细修缮,维持简洁庄重却又不失细节韵味的风格。另外,首层朝着香港路一侧以大面幅的玻璃窗打造明亮通透的大堂门厅,以提升办公室空间的形象和品质感。
室内装修方面通过尽可能少的操作,来传达老建筑本身带给场所的静谧感和一种简约的美学。
“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”是上海城市的珍贵遗产。
香港路上一幢幢经典的建筑,
诉说着历史的故事,
又上映着当代城市的经典剧目。